月蓝明朝历史网
首页 > 贸易与经济 > 绿帽子和乌纱帽之间一悲一喜的传奇史话

绿帽子和乌纱帽之间一悲一喜的传奇史话

中国的男人们大抵最害怕自己戴上那“绿帽子”,却做梦也想着整顶“乌纱帽”,哪怕是个村官也好歹是顶“乌纱”。“绿帽子”与“乌纱帽”这两顶特殊的“帽子”,对中国男人来说无疑是一悲一喜。说到这两顶“帽子”的来龙去脉,则各有一段让人饶有兴趣的史话。 自元始,碧绿青诸色的服装限于“娼妓”、“乐人”所穿。《元典章》规定:“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儿;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下诏规定:“教坊司乐艺着卍字顶巾,系灯线褡膊,乐妓明角冠皂褙子,不许与民妻同。”同时还规定:“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人服”。 朱元璋明令让娼妓家的男子必须头戴绿巾,腰系红褡膊,足穿带毛猪皮鞋,不许在街道中间行走,只准在左右两边“靠边走”。由此一来,人们见着戴“绿帽子”的便知其家中那位是“青楼一族”,戴“绿帽子”也成为某男子的妻女或妻子私下“偷汉子”的俗称。明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有载:“宅眷尽为瞠目兔,舍人总作缩头龟。”乌是绿色的,于是富具想象力的文人们又戏称那些戴绿头巾的男子为“乌”,使那顶“绿帽子”与“乌龟”、“王八”画上了等号。 真正将“乌纱帽”定为法定“官帽”的是朱元璋。朱元璋于洪武三年下诏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理政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等,也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便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只有当官的才能戴“乌纱帽”,平民百姓就不能再染指“乌纱帽”了。因而,“乌纱帽”作为官帽,距今也不过600多年的历史。但到了清代,“乌纱帽”又被换成“红缨帽”,乌纱帽便不再作为官员的标志。但时至今日,人们仍习惯地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

标签:

猜你喜欢

中国历史朝代的先后顺序表 古代教师也讲升...
教师要被发配到环境恶劣的地方去,这大概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考核教师最狠的一项规定。平时对教师也有考核。如在月考中,学生三月无长进,教师要被扣工资。当时教师...
中国明朝历史 古人名字的重要...
名字非常重要,这点现代人深有体会,一个好的名字,不但能够减少被起外号、谐音等不必要的痛苦,还能让更多人很快记住你。同样,名字在古代更加重要,这里面掺杂了很...
明朝历史背景简述 历史趣谈明太祖...
朱元璋开创基业,要万世传承,需要设计一种可靠的制度,他参考历代的作法,格外强调分封制度。朱元璋在洪武三年的一份诏书中说:“然治天下之道,必建藩...
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表多少年 南京莫愁湖畔胜...
明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常邀开国元勋徐达在此楼下棋。徐达虽棋艺高超,但恐有胜君之罪,每次均以失子告负。当朱元璋得悉其中奥秘之后,一次对奕,便命徐达不必多虑,...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