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祥顺明朝历史网
首页 > 文化与艺术 > 明朝中书省

明朝中书省

明朝中书省,为明朝初期至洪武十三年(1380年)期间的行政中枢。其中丞相为明朝中书省的最高级长官,负责统领六部。 明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国,其中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洪武元年,改为左、右丞相[1]。由中书省统六部,但不设置中书令。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结构 中书省结构中有: 左丞相,正一品。 右丞相,正一品。 平章政事,从一品。 左丞,正二品。 右丞,正二品。 参知政事,从二品。 直省舍人,后改为中书舍人,从七品。 中书省属官左、右司中: 左司郎中,正五品 右司郎中,正五品 员外郎,正六品 都事,正七品 检校,正七品(洪武二年革) 照磨,从七品(洪武二年革) 管勾,从七品 参议府(吴元年革参议府): 参议,正三品 参军,从三品 断事官,从三品(洪武二年革) 断事,正七品 经历,正七品 知事,正八品 都镇抚司(甲辰十月改隶大都督府): 都镇抚,正五品 考功所(洪武元年革): 考功郎,正七品 官员列表 时间 丞相 平章政事 丞 参知政事 洪武元年戊申 (1368年) 李善长宣国公兼左丞相兼太子少师 徐达信国公兼右丞相兼太子少傅 常遇春鄂国公兼太子少保 胡廷瑞 廖永忠德庆侯 李伯昇 赵庸左丞兼副詹事 王溥右丞兼副詹事 杨宪 傅𤩽八月免 汪广洋十二月任 刘惟敬十二月任 洪武二年己酉 (1369年) 李善长宣国公兼左丞相兼太子少师 徐达信国公兼右丞相兼太子少傅 杨宪右丞,九月任 汪广洋四月迁陕西参政 刘惟敬三月迁广西参政 蔡哲正月任。五月迁福建参政 陈亮十月任 睢稼十月任 侯至善十一月任 洪武三年庚戌 (1370年) 李善长韩国公兼左丞相兼太子太师 徐达魏国公兼右丞相兼太子太傅 杨宪七月迁左丞。寻伏诛。 汪广洋左丞。忠勤伯。 陈亮三月出知苏州府 睢稼四月兼弘文馆学士 侯至善 胡惟庸正月任 李谦九月任。十二月迁广东参政 洪武四年辛亥 (1371年) 李善长韩国公兼左丞相兼太子太师。正月致仕 徐达魏国公兼左丞相兼太子太傅 汪广洋右丞相,正月任 胡惟庸右丞,正月任 侯至善 宋冕闰三月任。六月迁江西按察司副使 洪武五年壬子 (1372年) 汪广洋右丞相 胡惟庸 侯至善罢免 洪武六年癸丑 (1373年) 汪广洋右丞相。正月左迁广东参政 胡惟庸右丞相,七月任 丁玉六月任 冯冕六月任 洪武七年甲寅 (1374年) 胡惟庸右丞相 丁玉右丞,四月任 冯冕 侯善五月任 洪武八年乙卯 (1375年) 胡惟庸右丞相 丁玉 冯冕 侯善 洪武九年丙辰 (1376年) 胡惟庸右丞相 丁玉 洪武十年丁巳 (1377年) 胡惟庸九月迁左丞相 汪广洋右丞相,九月复 丁玉九月改御史大夫 洪武十一年戊午 (1378年) 胡惟庸左丞相 汪广洋右丞相 洪武十二年己末 (1379年) 胡惟庸左丞相 汪广洋右丞相。十二月谪海南,赐死。 殷哲左丞,十一月任 李素右丞,十一月任 方鼐左参政,九月任 殷哲右参政,九月任。十一月降通政,寻升左丞 洪武十三年庚申 (1380年) 胡惟庸左丞相。正月赐死。 殷哲左丞,正月罢 李素右丞,正月罢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的悲惨历史 明朝首富的沈万...
提到“首富”,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比尔盖茨,的确,首富的财富是很多寻常人难以想象的,毕竟世界上只有一个盖茨。而历史上也曾有过一位财富难以估计的首富,那就...
明朝最辉煌的盛世 明朝谭纶是谁他...
说到“抗倭名将”,你能想到的是谁?很多人第一反应就就是戚继光,戚继光的事迹的确是流传很广,然而明朝对抗倭寇也不是一两年,抗倭名将也绝不只有戚继光一个人,那...
为什么元朝后期那么弱 明朝蟒服飞鱼服...
蟒服,飞鱼服和斗牛服都是明朝时期独有的官服,不过并不是说所有太监和锦衣卫都能穿上蟒服和飞鱼服,这几种衣服只能通过皇帝赏赐获得。因为蟒服,飞鱼服和斗牛服上的...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唐朝 明朝皇帝的名字...
其实明朝往往能散发出一种神秘感,总觉得这个朝代经历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其实如果你仔细研究明朝16位皇帝的名字,也能从中发现一件非常神器的事情,就是他们的...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