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祥顺明朝历史网
首页 > 政治制度与变革 > 朱元璋不愧是摧花高手揭密朱元璋陪葬妃子的死法

朱元璋不愧是摧花高手揭密朱元璋陪葬妃子的死法

朱元璋不愧是“摧花高手”:揭密朱元璋陪葬妃子的死法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里,最残忍的就是殉葬。秦汉时期,殉葬制度还比较盛行,但到汉朝以后,统治者发觉这一制度太不人道,便逐渐将其废止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考古学家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发现了众多宫女的白骨,很明显,朱元璋死时实行过秦汉时期的殉人制度。那么,这些陪葬的妃子时怎么死的呢?

明朝时一个比较特殊的王朝,它最大的特殊之处,便在于恢复了已经被废止上千年的殉人制度。早在朱元璋在位之时,这种殉人制度便已在朝廷中流传开来。公元1395年,朱元璋的次子朱爽(也就是秦王)死后,朱元璋便命秦王的两名王妃陪葬,以使自己的儿子行走于黄泉之路上有人陪伴。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他的孙子朱允炆继承皇位,根据朱元璋生前的遗嘱,朱允炆命后宫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一起陪葬。命令刚下达便在朝廷引起了混乱,哭天喊地的声音不绝于耳。由于当时场面比较混乱,许多官员趁机贪赃枉法公报私仇,没有生育过的嫔妃在一些官员的庇护下存活下来的有之;有些生育过的嫔妃由于得罪过某些官员而殉葬的也有之。史书上称这些殉葬的嫔妃为“朝天女”。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朱元璋陵墓内如此多的嫔妃究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殉葬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历史学界一直存有争论,有的史学家认为,这些嫔妃应当是上吊身亡的。这种观点听起来有点荒谬,如此多的嫔妃怎么可能全部呢?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是这样解释的:朱允炆下达殉葬的命令之后,便派人将后宫所有符合条件的嫔妃一一列出了名单,殉葬那天,这些被列入殉葬名单的宫女和妃嫔都被集中在一个房间。太监们事先在房间中安放了与殉葬人数同等数量的太师椅,每个太师椅的上方都悬挂着七尺白绫。胆大一点的宫女一咬牙便将头伸向了白绫结成的套扣内,然后用脚推开了太师椅,过了几分钟便没了声息。胆小一点的宫女,早已吓得魂飞魄散,颤抖地坐在了地上,但是旁边的太监并没有放过这些毫无抵抗之力的宫女,他们几人抬着一个宫女,强行将这些吓得半死的宫女扶上太师椅,随后将头上方那个用白绫结成的套扣套在这些宫女的头上,然后将太师椅搬走,这些宫女本来已经被吓得半死,再经过如此折腾,很快便一命呜呼。

还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嫔妃是通过体内注入水银的方式来陪葬的。为了保持陪葬嫔妃像朱元璋的遗体一样不腐烂,一些侍臣和太监便采纳了在嫔妃的体内注入水银的提议。在朱允炆命人将殉葬嫔妃的名单一一登记造册之后,到了殉葬的那天,所有名单上的嫔妃便被集中在一起,然后给她们每人喝了一杯放有的茶水,待这些嫔妃们睡着之后,旁边的太监们便将她们的头部切开一块,执行人手持铜勺,往切开的部位里面倒水银,待倒入一定量的水银之后,再用针线将头部缝好,待一切做好后,这些陪葬的嫔妃再也没有存活者。

以上两种观点尽管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与第二种观点相比,第一种观点的可信度更高。诚然,从头顶灌水银确实是一种置人于死地并且能保持容颜不坏的绝佳方式,但是根据现在考古学家的发现,朱元璋陵墓内陪葬的嫔妃也只是一堆堆白骨,如果体内真灌有水银,那么在一个全封闭的墓穴里,容颜保存几百年应当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此,为朱元璋陪葬的嫔妃死亡的方式,很有可能真如明史研究专家马渭源所说的那样——“上吊”。

标签:

猜你喜欢

土木堡之战明军为何惨败 郑成功39岁猝...
郑成功39岁猝死,临终前为何要杀妻儿? 郑成功能够以民族英雄的身份载入史册,最主要的事迹应该是他在1661年12月20日打跑了侵占的荷兰人。郑成功对民族的...
最有骨气的朝代 说到明朝宦官这...
说到明朝宦官这个群体,很多人联想到的都是负面形象,比如王振,魏忠贤,把他们想成一个非常阴险狡诈的群体,但是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明朝宦官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
明朝的历代君王 皇太极为什么会...
嗨我们有见面了,今天历史随心看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这是皇太极吗,皇太极早已在和敌人作战时英年早逝。满洲国清朝迫不得已弄了个演...
中国最长的朝代是哪个朝代? 生活在古代没有...
生活在古代,没有空调,古人是怎么降温的 北京的气候四季分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寒冬酷暑,如果没有相应的辅助设施,恐怕仅凭自身的素质是无法抵御严苛的自然条...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