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祥顺明朝历史网
首页 > 军事与战争 > 揭秘大明朝万历十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揭秘大明朝万历十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王小波曾经评价说这本书是“不新的《万历十五年》”,确实,万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可以说发生了很多决定性的事情,但是也可以说这一年平淡无奇,甚至没有任何可谈之处,但它恰恰是中国封建王朝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过去关于明史的叙述,几乎都有“税重民穷”的说法,但是黄仁宇认为,“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在法律的和政府的低能。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情况,到明代到达了极点,而他写作《万历十五年》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

明朝万历年间的重臣,张居正、戚继光、申时行、海瑞……无一不以悲剧收场。甚至万历自己,在这种文官集团体制之下,也只能无为而治。由此可以看到一种强大体制惯性所带来的悲哀。他们每个人都各有特点,亮光闪闪,也试图做出改革,但最终失败,大部分人还落得个革职、入狱、的下场。一群文官为了整个集团的平衡,国家的武备、科技的革新、商业的发展都陷于停滞。文官集团的统治让他们对这个国家来说,无疑是一场不幸的开始,文官与宦官集团的夺权更是使大明王朝残破不堪。

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只是这一年里明朝廷上发生了若干历史学家容易忽视的事件,而这些事件看来虽似末段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果,恰恰是历史的重点。《万历十五年》中通过对明朝几个关键性人物的描述,看到了这个没落王朝的悲剧命运,历史,最终让这些帝王将相所泯灭。

虽然对中国以道德代替法律,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里已经批评得很透彻——道德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他认为,明朝的特征在于“依靠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意识形态充斥了帝国的各个方面,无论从强度还是广度来说,都是空前未有的。

万历十五年,那一刻开始,中国和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了!西方的帝国正在崛起,东方的帝国开始沉沦!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明末名将 中华民族饮食文...
明朝 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不仅好食,同时好色。有正式编制的姨太太达七位之多,还不包括众多的姬妾和长期、短期的伴侣。为了性欲不减,为了旺盛的荷尔蒙,自然要...
土木堡之变是哪位帝王 严嵩的贤与不肖(图)
严嵩,历史上第一个死在窝棚里的宰相。他家的公子说过———皇家没我富,皇家没我乐。 严嵩做官,秘诀有三。第一个就是“媚主固宠”,换句话说就是平时拍领导马屁,...
中国五千年帝王表 丘福
丘福(1343—1409),明濠州(今安徽凤阳)人。行伍出身。在成祖藩邸奉事。积多年功劳,被授为燕山中护卫千户。1399年,己卯,七月燕王朱棣杀张谢贵等,...
历代明朝顺序表 丘濬
丘睿(1420~1495)明代家、思想家。广东琼山人。字仲深,号琼台。一说生于永乐十八年(1420),另说生于永乐十六年或永乐十九年。景泰五年(1454)...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