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明朝历史网
首页 > 军事与战争 > 拿破仑进了科举试题(图)

拿破仑进了科举试题(图)

    中国科举考试,是古代帝王用以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而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而告终。一千多年以来,科考为历代皇朝招揽选拔了难以数计的优秀人才,同时也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古时没有发明照像技术,科考时对考生身份的查验,是靠“文字”描绘的。清代有一姓胡的考官督学监考,他做事认真,监考时按照名册,对考生的年龄相貌等,查核非常严格。名册中将考生有须却不浓密者描写为“微须”,因此,他便把那些长着胡须的考生通通都拒之门外。一考生不服据理力争,胡考官怒斥道:“你难道不懂得朱熹注‘微,无也’的意思吗?”该考生并不示弱,也反唇相讥说:“照大人的说法,《论语》中‘孔子微服过宋’岂不是说老夫子‘一丝不挂、赤身’经过宋国了!”

    清末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政策论后,命题多涉历史,据说有位考官出题要求考生比较中西史事,题曰:《项羽拿破仑论》。诸考生虽皆熟读四书五经,却均不知“拿破仑”为何物。

    有一考生的文章开头即破题云:“夫项羽力能拔山,岂一破轮而不能拿夫?”接着便论证说:“夫车轮已破,其量必轻,一凡夫即能拿之,安用项羽?以项羽而拿破轮是大材小用,英雄无用武之地,其力难施,其效不著,岂非知人善用之举哉!……”

    满洲镶红旗人乌尔恭额,任浙江巡抚时,有一年科考,他亲莅书院视考。正值诸生用饭时间,见大家争先恐后、你抢我夺,感觉斯文扫地,乌巡抚不禁皱眉说道:“好一群老鼠!”众生一听,面面相觑,其中一生即拟联相讥曰:“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雌雄都姓乌。”

    前清时,为了表示对人才的重视,曾规定,童生考试,每县至少要录取三名。某县地处偏僻山区,教育文化非常落后,有一年全县报考的,却只有三人。考试完毕,主考官把试卷收上来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原来三人中一个抄了题目,只写了“且去”二字;另一个只抄了试题,什么也没写;第三个考生,干脆连考题也没抄。主考官无可奈何,只好大笔一挥,把抄了题目并写了“且去”二字的那位考生,取为第一,并批道:“但观‘且去’二字,必定满腹经纶。”又把抄了试题那位,取为第二,批道:“誊写毫无差错,足见其才可造。”再

把交了白卷那位,列为第三,批曰:“不轻易下笔,可见其行事慎重。”

科考趣事轶闻很多,流传颇广,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无可稽考,相信有些可能是杜撰捏造的。不过科举考试历经一千多年,有些趣事并不奇怪,若无趣事倒是可怪了,不是吗?

标签:

猜你喜欢

元朝最杰出的三大诗人 当兄弟成君臣(图)
楚天金报 资料图片 虽然自秦起,帝权是同一性质,但朝代之建立,则各有不同。秦帝国的诞生是列国长期争霸、强者胜出的结果。晋、隋、唐、宋属于另一种模式,由旧政...
元朝有名的故事 幽默吴承恩(图)
《西游记》一书,想像力很强,孙行者、猪八戒,变幻百出,说变就变。 随手翻出,第九十二回,唐僧在青龙山被妖精摄走了,孙行者来到妖精洞口,门紧闭。孙行者就变:...
为什么要打土木堡之战 少林僧兵抗倭寇(图)
影视作品中的少林僧兵 人们对少林武僧协助唐王李世民击败叛军王世充、窦建德的义举耳熟能详,其实少林僧兵还参加过明代的抗倭战斗,并立下殊勋。 古代嵩山、五台山...
明朝灭在谁手里 宋朝与明朝衣服的区别
1、特点不同 宋朝服饰一般指宋朝流行的服饰,包括北宋南宋流行的服饰,是服饰史发展的一颗明珠,其特点是修身适体。 明朝衣裙比例的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