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明朝历史网
首页 > 军事与战争 > 明太祖试图为全国穷人盖房的皇帝(图)

明太祖试图为全国穷人盖房的皇帝(图)

    我读过《明太祖实录》,这套书第92卷写道,洪武七年农历八月,朱元璋给南京的官员下了一道圣旨,让他们找一块空闲土地,盖260间瓦房,供没有住房的南京人居住。一个月后,他又给上海的官员下了一道圣旨,让他们对宋朝留下来的居养院进行翻修……

    北宋政府在首都开封设了四家“福田院”,每家福田院都有几百间住房,凡是逃荒入京的流民、赤贫破家的市民、无人奉养的老人,都有资格在里面居住,不管住多长时间都免费。不光住免费,吃也免费,政府供应一日三餐。

    到了南宋,福田院没有了,政府又开设了分工更加明确、服务更加周到的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院,其中安济坊的功能是慈善医疗,漏泽园的功能是安葬无人认领的尸体,居养院的功能则是住房保障:让遭了天灾的居民和无家可归的乞丐居住。这个措施一直延续到南宋中叶。

    住房保障做得最好、甚至有些理想主义的朝代是明朝。确切地说,是明朝初年。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小农出身,受过苦,知道穷人没饭吃、没房住的滋味,所以他做了皇帝之后,要求手底下的官员,一定要让全国所有没饭吃的人都能填饱肚子,所有没房住的人都能住上自己的房子。

    我读过《明太祖实录》,这套书第92卷写道,洪武七年农历八月,朱元璋给南京的官员下了一道圣旨,让他们找一块空闲土地,盖260间瓦房,供没有住房的南京人居住。一个月后,他又给上海(当时叫华亭县)的官员下了一道圣旨,让他们对宋朝留下来的居养院进行翻修,修好后让没有住房的上海人居住。这两道旨意下发之后,南京和上海的地方官很快地执行了,朱元璋很高兴,认为试点成功,在当年年底,又给中央的官员下了一道旨意:“令天下郡县访穷民,无告者,月给以衣食,无依者,给以屋舍。”(《明太祖实录》卷93)没饭吃的,国家给饭食;没衣服穿的,国家给衣服;没房子住的,国家给房子。而且全国各地都得这么做。中央的官员一想,这办不到啊,找朱元璋解释,朱元璋说:“尔等为辅相,当体朕怀,不可使天下有一夫之不获也。”(《明太祖实录》卷95)你们在我手底下当官,就得体会我的心情,我可不想让我的

百姓没饭吃、没房住!

朱元璋的要求有点儿高了,不过朱元璋的理想是好的,中国古代那么多皇帝,他是第一个逼着官员在全国范围内给穷人盖房的皇帝,也是唯一的一个。

标签:

猜你喜欢

土木堡之变时明英宗多大 袁宏道的尺牍(图)
香港艺术馆“繁华都市─辽宁省博物馆藏画展”展出明代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苏州城乡的繁华盛况。 袁宏道是明代文学家,他的“独抒性灵”的“性灵说”,...
关于宋朝的资料 董其昌与民抄董...
虚白斋:董其昌云藏雨散图 前些日子在网上读到一则消息,说北京一赵姓的收藏家,整天扛一杆大秤,在一些废品收购站转悠。他在那里淘得许多珍贵的文物、书画,有一次...
明朝土木堡之战真相 续说袁崇焕诛杀...
大鹿岛毛文龙碑。(资料片) 清顺治七年,明降将孔有德领兵攻陷桂林,改靖江王府为定南王府。顺治九年,农民起义军李定国攻占桂林,孔有德兵败,举火。图为靖江王府...
明朝朱桓 知病亦知音 至...
董寿平董寿平 黄胄 黎雄才 范曾 甲子(1984年)作 知音图 魏良辅在改革昆山腔时,来往于鹿城(昆山)、娄东(太仓)之间,他的也大多是苏南一带人氏。耐人...

强力推荐